为了了解学校沿革、弥补馆藏学校重要时期的档案的空白,对学校历史进行研究,我校档案馆职工由张仲华馆长亲自带队,于2013年分别到云南省档案馆、昆明市档案馆和云南大学档案馆查阅了我校发展沿革中的重要档案历史文献。
期间,共调阅了30卷档案,内容涉及宣统二年即1910年建立的云南高等工矿学堂、云南甲种工业学校、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即昆华工校)、云南第一工校、第三工校、云南大学工学院等与我校建校有逻辑联系的文献资料。
通过查阅以上档案文献史料,研究历史及比照国内比较通行的做法,得出了重要的结论:云南工业教育和工业人才的培养与我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今天昆明理工大学的历史应该在其合并组建的两所学校(即原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工业大学)及其前身的历史中寻找。其历史包括了这两所大学的历史和历史基因。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其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清宣统二年即1910年;昆明理工大学的前身,不完全是原昆明理工大学包括昆明工学院,云南工业大学包括云南工学院,还包括云南工学院的前身云南第一、第三工校及其前身昆华工校以及之前的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宣统二年即1910年建立的云南高等工矿学堂。从宣统二年即1910年的云南高等工矿学堂到2014年的昆明理工大学是104年。这一结论与原昆华工校校友对校史研究的结论相一致。1999年10月份,原云南工业大学曾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先生到学校演讲。他讲到他是云南工业大学的校友,是原来昆华工校毕业的学生。他说,昆华工校的历史如果得不到云南工业大学的认可,他也就不是云南工业大学的校友。民主革命期间为民族独立牺牲的校友也不会答应。他还特别提到昆华工校的学生张华昌烈士。与王希季院士同时在昆华工校学习的还有留美国防科技专家窦博仁;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教授级工程师陈钟盛;留苏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家宝;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教授级工程师李铎;全国公路总局教授级工程师鲁新宗,以及美国波音公司飞机制造专家杨波等,都是昆华工校毕业的高材生、国内外尖端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昆明理工大学的骄傲和自豪。
历史档案研究说明,昆明理工大学为云南工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堪称为百年名校是当之无愧的。
昆明理工大学档案馆
2013年12月